NVIDIA首款桌面CPU GB10(曾用名N1)原定2025年5月上市,但经历7月、9月两次跳票后,截至10月上旬官网状态仍为“等待通知” 。该芯片采用20核ARM架构(10×Cortex-X925 + 10×Cortex-A725),集成Blackwell GPU,FP4算力达1 PFLOPS,性能对标RTX 5070,配备128GB LPDDR5X内存,国内预售价3万元起 。延期主因是高端封装良品率低及Arm架构在Windows生态的兼容性问题 ,而NVIDIA近期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,双方将合作开发x86架构的集成芯片,也被视为对GB10困境的战略补充 。
内存是256-bit位宽的LPDDR5X统一内存,最高频率9400MHz,原始带宽约301GB/s,搭配128GB内存,GB10可以运行最高2000亿参数的AI大模型,或者最高700亿参数的微调模型。
这样的性能和规格自然不会便宜,之前厂商的预售信息显示国内128GB+1TB版本的价格就要3万元起,128GB+4TB版本更是4万元起。
这款产品是NVIDIA和联发科合作开发的,除了GB10这个名字之外,还用过N1的名义,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款产品,联发科之前也提到是秋季量产。
然而上市时间却是一拖再拖,最初应该是在5月发布,之后跳票到了7月,后面又有多家厂商在9月份预售产品,结果10月过去四分之一了,GB10在官网上的状态依然是等待通知。
显然这款芯片是遇到了什么技术问题,而且bug问题还不小,以致于不能在几周内发货,导致产品一直延期。
时隔多年之后,NVIDIA重返高性能PC市场,而且出手规格极高,但NVIDIA在这方面的生态基础显然是不如AMD和Intel的,联发科也只有移动CPU的经验。
或许GB10的跳票可以解释NVIDIA为何50亿美元投资Intel的抉择问题了,双方要打造的产品就有集成Intel CPU和NVIDIA RTX GPU的超级SoC芯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