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电竞媒体skin.club发表长篇分析,深入探讨德国战队BIG从欧洲劲旅滑落至世界排名30-40位的系统性危机,指出对"全德阵容"的固执坚持是阻碍其发展的根本问题。
持续下滑的残酷现实
文章用数据揭示了BIG的困境:2025年163张地图中72胜91负,K/D比仅为0.98。在IEM科隆站、PGL阿斯塔纳站等大赛中早早出局,自2023年初以来从未在S级赛事中突破小组赛。这与2018年闯入科隆站决赛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。
全德阵容的固执与局限
核心问题在于BIG对全德阵容的顽固坚持。德国选手储备薄弱,除了tabseN外几乎无一線级别选手。BIG陷入青训队与主力队之间的无休止轮换:prosus 8月被提拔,而他7月刚被下放;hyped反复进出阵容;kyuubii 1月加盟,夏天就被降级。这种循环让BIG更像"试验场"而非一线俱乐部。
内部动荡与管理混乱
教练团队极不稳定:kakafu 3月离职,xenn被聘用几周就遭解雇,ScrunK 7月出任教练但8月底离队,xenn再次回归。内部矛盾升级,据称教练ScrunK在艰难时期休假,导致选手倍感沮丧"觉得被抛弃"。
纪录片揭示的深层问题
BIG 7月发布的官方纪录片证实了危机严重性:选手坦言问题从2024年底酝酿,tabseN暗示部分队友"需要额外激励才肯训练",Krimbo承认陷入"游戏抑郁"。更糟糕的是,tabseN父亲患癌影响比赛,Krimbo与tabseN发生激烈冲突后搬离住所。
渐行渐远的Major梦想
BIG的身份曾与Major赛事绑定,但如今晋级都成奢望:奥斯汀Major预选赛1-2不敌Astralis出局,Valve世界排名第45位。曾经Major"传奇组"常客,现在连参赛资格都难以获得。
文章指出,BIG必须做出选择:要么走国际化路线组建真正一线阵容,要么接受"中游战队"定位。对"全德阵容"的忠诚已异化为固执,使战队陷入平庸循环。除非进行根本性改变,否则BIG可能继续在二线徘徊,失去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