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想舔你的脚」
「妈妈,世上只有妈妈好」
「为了你,我愿意卸载火影忍者」
最近网上关于炫压抑的言论很多,好像凡是臭打游戏的,就大概率会跟炫压抑沾边。甚至出现了龟男瓦学弟、西格玛Go学长、粥吧臭脚、火影龟男等出圈的热梗,闲暇的时候刷刷公众号,在下面跟风评论一下热梗,非常有意思。
我原来以为炫压抑这件事,只会发生在夜深人静的深夜,而当我在开瓦的时候(朋友叫我玩的,我不是真的喜欢玩),耳机里传来朋友饥渴的鬼叫时,发现现在是一个人均炫压抑的时代。
当然我有必要解释一下,朋友饥渴的对象不是我。
游戏圈炫压抑分三种。
一种像瓦学弟一样追着三次元女玩家喊妈妈发情类型;一种是像粥吧老哥一样,如饥似渴地对着二次元角色穿的白丝释放欲望,连蜜雪冰城的柠檬茶都异化成了脚臭奶茶;还有一种就是在游戏里求偶,然后在众人的围观中被打上龟男的标签。
瓦学弟的情况比较复杂,有的人在玩梗,而有的人趁机发泄,还有的人是真的在虚拟世界中找感情,想要通过虚拟的寄托来达到自己回归现实的目的,最后因为女方不搭理,而被围观的玩家顺势打为龟男。
这种人在现实中也比较常见,有的人是通过刷探探、Soul等社交软件来尝试脱单,而有的就是在游戏里寻找了,毕竟爱好相同总是比陌生的要来得好的。
比如《瓦罗兰特》的名梗「笨蛋奶妈」就是一个著名的龟梗。炫神和女主播在打瓦的时候互相打骂,路人队友为了讨好女玩家,站出来指责炫神,然后被女玩家反过来指责,以至于气哭路人,直呼笨蛋奶妈。
很多人在网上嘲笑这样的玩家,也有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在深夜与女神聊天,等不到回复的样子,嬉笑怒骂间看似是在嘲笑别人,实则是在嘲笑自己。
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,于是就围观别人,从别人得不到满足的样子中得到满足,这怎么不是当代青年智慧的处事哲学呢?
还有一种是惊觉自己的是龟的龟,就比如近期的小明剑魔,因为在直播间大吐对象苦水,然后经过直播间点醒,惊觉事情不对想要对账,结果经过时间的发酵,小明光速滑跪向老婆道歉。也被直播间围观的玩家打成了龟男。
Look my eyes!tell me!
似乎这种情况在电竞圈并不少,在我的记忆中,依稀能记得几个电竞选手的新闻。
不过龟也只是试图从虚拟世界中,寻找寄托来回归现实世界的可怜人,因为求而不得被周围的人嘲笑,这一点是普遍的社会现象,导致在游戏圈里也相当常见。
除去了龟,其他的基本都是在网上骚话不断,在家疯狂律动的人了。毕竟脱离了三次元,也就脱离了龟的标签,纸片人老婆再怎么样烧钱,至少也不会背叛你的。
除非像游戏厂商那样,给玩家三天两头来次背刺,但那也是三次元间的战争,和我的纸片人老婆有什么关系呢?
两种人,一波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快感,一波试图从虚拟世界中找到救赎来回归现实世界,我很难说现在这个两性市场混沌的版本,哪一边的人更加明智。
粥吧老哥每天对着纸片人发情,那确实是纯变态了…吗?
不好说。
瓦学弟、GO学长、粥吧老哥代表了社会中的三个群体。
瓦学弟梗爆火的时候,是因为女玩家和奶狗众多,这部分人大多以清澈的大学生群体为主,所以相对的也没有生产力,代表的是补入社会之前的群体。
Go学长作为西格玛的代表,早已成年甚至已经工作了相当长的时间,大多是成为了社畜的人。这些人要么阳痿了,要么早已成家立业,在炫压抑方面,要么吃得太饱了,要么饿到极点。虽然还有一些人阳气尚存,但这部分也在夹缝中苦苦挣扎,迟早被两极分化。
粥吧老哥则就是代表了刻板印象中的二次元群体,这部分人在网上对着纸片人如痴如醉,在现实中尝试用二次元的符号包装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,通过周边来装作纸片人活在现实中的假象。
弗洛伊德说,炫压抑的关键不是性,而是压抑。
一种是生理得不到释放的压抑,以至于在网上骚话越来越多,不管是男同梗还是妈妈梗,都信手捏来毫不生涩。当朋友的手摸上了自己的鼙鼓,那时才如梦初醒,悔不当初。
一种是精神上的压抑,因为阶层结构的存在,很多人的精神、物质得不到满足。在这个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,每个人都能在一分钟内,无数遍刷到自己想要却无法得到东西。然后在商家推送的优惠券的勾引下,花上半个月与购买按钮做斗争。
这些压抑,最终都以性的方式呈现,才有了这么多的炫压抑。特别是现在环境不景气,加班多、薪资少、父母催婚、长辈打压。还有现在两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,渣男捞女层出不穷,大家每天在网上刷到海量关于两性对立的话题和新闻。
人均压抑,玩不玩游戏的人都压抑,只不过每个人的环境和身份不同,压抑和发泄的方式不一样。一切正常满足需求的成本都比较高,导致大家纷纷从现实层面,转移到了虚拟层面。没法对着人发疯,难道还不能对着纸片人发疯吗。
游戏厂商发现了这部分商机,不断在游戏角色身上开领子,露大腿,吸引压抑的群体在自己的游戏中充值游戏币、消费角色、购买周边。以泡泡玛特、各品牌的吧唧为首,游戏周边一度向着天文数字的价格攀爬。
《胜利女神》《鸣潮》《原神》《少前》等游戏的尺度越来越大,为了满足玩家的压抑,厂商改写了物理法则,让抖动的肉越来越夸张。虽然纸片人是一串数字化的代码,模型虽然是由三次元人画出来的皮套,但也因此纸片人绝不会背叛自己。反而会在自己一波又一波的648中,不停地说爱自己。
从这一点看,以粥吧老哥为代表的群体就不是纯变态,而是相当有智慧的一部分群体。现代社会带来的规则相当复杂,与其想着怎么吃到不存在的大饼,似乎真不如老哥们处心积虑如何舔上一波雪糕来得实际。